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理工科大学。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经过90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水平不断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具有完整的含博士、硕士、学士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学校具有较高的学科层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是甘肃省第一个工学博士学位授权高校。现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设有9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6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实力在《2008年大学评价》中列全国高校第84位。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研究部,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本科生2万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共享院士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和省部级优秀专家等139人,教授167人、副教授429人,研究生指导教师33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5人。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保障体系,重视工程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有1个国家教学示范中心,3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工科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1门,出版教材11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稳居甘肃高校第一,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12万余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学校高新技术成果推广中心是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3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1个。近三年累计承担包括国家973、863项目在内的各类科技项目1532项,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专利授权数量连续四年位居甘肃高校首位,并进入全国高校60名。学校现有科技型企业18家,2006年科技产业收入总额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4位。
学校学术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其中核心期刊论文、EI收录论文分列全国高校第90位和第75位。学校学报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和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学研产合作。是甘肃第一所、全国第27所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的地方高校,与兰州市、温州市、青岛市等19家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省内外83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了董事会,在省内外企业建立了169个教学实习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和师生互派交流关系。每年接待和派出的访问学者达100余人次,具有留学生招收资格。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条件。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30亩,校舍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266万册(件)。固定资产10.0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
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内涵的红柳精神,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殊荣。
学校确定了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工程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3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
以下是2019年该校对上海市的招生情况,可以直接点击专业名称了解详情。
以下是2018年该校对上海市的招生情况,可以直接点击专业名称了解详情。
以下是2017年该校对上海市的招生情况,可以直接点击专业名称了解详情。
1、录取批次:普通批2、专业录取规则:专业级差
对于院校,您还想了解更多吗?
我的提问内容:
免责声明:提问中请不要涉及个人隐私,若由此导致的任何个人资料泄露,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名将做匿名处理。 点击此处,获得无限次提问机会和24小时内的专业政策老师回复哦~
提交 取消